X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培训平台的设想与建设

2017-06-21 15:37:36 来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培训平台的设想与建设

 

钟文莉  吴健平

 

 

 

 

 

(1.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广东广州  510515; 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广东广州510665)

 

 

 

摘要:首先这种平台搭建既可以是校办或系办企业形式(成立独立核算的股份制责任公司,教师可以按入股的金额数量占有一定量的股份,这样灵活的机制能最大发挥人的能动性,使这个平台成为师资培训实践场所并以次来丰富教师的知识来源,从而最终为我们职业教育服务。),也可由教授工作室制度下设计事物所形式。把这种机制与机构引入到专业教学,甚至是课程建设中为教师提供机动灵活的授课形式,和接受新知识的空间环境。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师资;平台;

 

 

 

一、师资平台设想与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程中国各行各业呈现出一片繁荣,工业现代化建设激进亢奋状态持续不断。被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工程在我国蓬勃地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为中国环境艺术建设工程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由于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所生存的环境空间有了更广泛的文化艺术需求。中国正经历着从环境美化处理向创造美好环境转化。环境艺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据调查统计,我国建筑装饰行业2004年完成工程产值达8300亿元。其中居民住宅装饰装修工程产值达4800亿元,各类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产值达3500,多年来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多于同期全国经济增长9%的速度。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吸引着来自中国的各行各业趋之若骛,教育作为一个与之相关的行业也当仁不让,广阔巨大的市场同时也呼唤具有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师去建设。与此同时任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设计教师资格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就成为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面临的一个课题,对此,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全力建设。

 

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同的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存在很大差别,有的参加工作后就能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有的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真正适应工作需要。当前在我国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主要有两类:一是在建筑学校开办,另一类是在艺术学校开办的,当然各有侧重和特点。这两类学校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其实也仅仅是专业的开端。由于学生的差异,将来每个人发展方向也会有所不同,各自都会寻找到相应的位置。因此在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上要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些东西。作为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对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影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科研、生产三方面结合,会对办好专业教育和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人才的培养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职业的教育同实际相结合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强实践性技能的培养。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面很广,有艺术的内容,也有技术的内容,知识含量高,信息量大,还要求教师了解历史,了解现代,了解自己等,具有多方面的人文知识。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多种学科的综合是一门边缘性很强的新型学科。教师只有知识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的教师很难再适应高度现代化商业化的现今,教师的知识结构面对强有力市场对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日显疲态。社会在发展,市场在变化,在这样一个形式下,高等职业院校在如何培养适应市场变化的师资力量?首先要调整教育的视角和观念,要认清楚建筑环境艺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同基础科学所研究的不同,它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市场。变化中的市场传统具有很大差别,我们培养的教师能否胜任设计与实践的工作,也是教师能否担任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工作的航标。

 

三、平台的设想与建设

 

基于以上原因(社会现状、教育现状、专业现状)设立窗口平台,作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与实习基地是高职高专师资培养重要途径之一。它既强化了职业教育的本意,也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的初衷。

 

首先这种平台搭建既可以是校办或系办企业形式(成立独立核算的股份制责任公司,教师可以按入股的金额数量占有一定量的股份,这样灵活的机制能最大发挥人的能动性,使这个平台成为师资培训实践场所并以次来丰富教师的知识来源,从而最终为我们职业教育服务。),也可由教授工作室制度下设计事物所形式。把这种机制与机构引入到专业教学,甚至是课程建设中为教师提供机动灵活的授课形式,和接受新知识的空间环境。

 

建设基地平台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首先平台要能提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的必备条件:(一)技能、(二)基础知识。

 

(一)技能包括以下内容:

 

1、客户能力:我们设计前期工作所有的重心在于获得设计委托,与(或甲方)的交谈对设计的理解和方案表述能力成为关键所在。在此间的技能包括对客户的调查与分析能力、对客户设计取向的判断力、设计师意图的表达能力。这一期间的核心问题是树立权威、获取信任、赢得客户。

 

2、草图能力:过多的依赖计算机,放任了对草图能力的培养,这是现今大部分设计师广泛作法。而在前期工作中方案的快速表现以及与客户的交流,草图能力是不可缺的。好的草图能力无疑对设计的创作与深化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3、方案能力:此为最关键的技能之一,建立在前期的基础之上,设计师应该根据所有的已经获取的条件和设计判断,提出方案设计。需要谨记的是设计是为客户提供的,应该满足客户的一切要求,而对于设计师的个性与过于张扬的创意应予克制。满足客户对设计要求是此时的核心问题。

 

4、表达能力:设计思想的表达是通过相应的图纸手段来完成的。如何能够清晰准确、直观明了的传达出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很好的与客户沟通,修改方案,表达能力成为关键。但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效果图仅作为传达设计思想的工具,是设计的工具载体;二是手绘的基础也不可以放弃,特别是对于色彩、材料、装饰结构细部等方面的推敲起到指导作用。

 

5、现场能力: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特殊性,装修现场的修改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来自何种原因,现场的条调整与方案的修改往往最能表现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特质空间的加工上,现场所产生的感觉与即兴的设计创造,比在设计室内要直接和更加有效。

 

(二)基础知识:

 

1、原理知识:设计原理是设计的基础,决定着设计是否成立。它含盖了室内设

 

计的基本知识、人体工程学、心理学、色彩学、相关历史知识、技术与经济等涉及到室内设计的所有内容。是一门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大门类。

 

2、建筑知识:因为我们的设计施工是在建筑空间内部进行,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建筑学的问题,建筑学作为前提,设计师应对其有充分的了解与掌握。这包括建筑的结构、设备等相关知识,并有对设计功能深化的能力。

 

3、技术知识:声学、光学、以及温度与湿度等技术内容,已经成为室内设计师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构成了室内设计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应该从室内设计的角度来对待这些技术问题,从设计的功能、形式与人文关怀等方面来理解和掌握技术性问题,使之成为创作的源头,而不是羁绊。

 

4、经济知识:经济性是我们达成是室内设计思想的重要前提,如果忽视经济性问题,优秀的设计理念几乎难于表达。而经济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对室内设计的约束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和一些细部的施工的难度上,如果寻找既经济又符合装修风格,同时能达到客户心理需求的解决方案,是设计师应该着重考虑的的经济问题。但经济绝非便宜,而是以适度为标准。

 

5、法规知识:出于对房屋使用的安全性和人的健康性考虑,我们国家制定了许多建筑与装修的设计法规。掌握这些法规既有助于设计方案的合理形成,也为设计提供了一系列的限制性因素,这些法规不应该成为约束我们设计创作的不利因素而应当成为我们设计的基本条件和创作的出发点。

 

可以看出以上环境艺术设计的知识点是一个艺术思维、现场、施工、材料、管理、沟通等集一身的专业,没有系统的工程施工实践经验与宽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我们几乎不可能完成该专业的建设与教学,教师不进入这种工作学习的空间场所深化自身的技能,他的设计理念将成为空洞的理论,我们职业教育的本意与初衷就会丧失!如果采取校办或系办企业形式,或由教授工作室制度下设计事物所形式就可以很好的获得以上的知识并解决以上的现场施工实践问题。有了这样的平台一是我们可以安排教师深入设计施工工程的第一线锻炼。二是利用假期举办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班,学校选派有专长的教师承担培训教学工作,新老教师之间互相切磋技艺,共同提高并形成互动的教与学的状态。三是设立设计施工项目,变概念设计性实习为施工生产性实习,使教师在参与实习的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实习达到锻炼自身的目的。四是定期、分批选派素质好的专业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班脱产学习,并参加专业技能登记考核。五是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技能鉴定。教师通过担任考评员来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认识。六是组织教师参加工作室建设,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七是依托学校装饰工程的建设,有计划的组织教师承担设计、施工、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

 

通过这样的窗口平台的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会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得到与现实同步的更新,师资力量的建设同样也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同时服务于该专业师资构架平台的搭建给我们提供一个教学上、专业上、科研上与技术上的有力保障,也为2007年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该专业师资与学历的合理优化组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曙炀,室内设计程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贾倍思,型和现代主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