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特等奖
艺科融合,守正创新
——《珐琅工艺之美》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美术学院 吕欣欣
作者简介
吕欣欣,讲师,党支部副书记,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系主任,学校教学青年英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工艺品设计师(二级)。主持省级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6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全国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三等奖。
案例分享
《珐琅工艺之美》是一门16课时、1学分的公共艺术课程(理论)。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有机融合了审美人文素养、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训练。通过学习东西方珐琅工艺的演变轨迹,引导学生思考文明交流互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通过探究珐琅材料与制作、艺术特色及现代演绎,促进学生人文社科与艺术审美融合。课程以艺科融合为路径,与时俱进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教育的载体,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精神滋养。

2.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特等奖
党建引领聚合力“双百行动”促发展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景观专题设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美术学院 周峻岭
作者简介
周峻岭,教授,博士,设计学博士生导师,芬兰阿尔托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展览展示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协会高校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城乡规划设计、艺术设计、人工智能。主持教育部、教育厅、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课题等教研科研课题多项,于SCI期刊、CSSCI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5部。
案例分享
《景观专题设计》是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50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14学时,2.5学分。本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注重人文关怀、传承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创新型人才。课程结合我校“双百行动”落地落实,通过“真题实做”对接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清远市小三江镇,技术赋能服务乡村振兴。通过课程真题实做及评价改革等创新措施,实现了德技融合、赛教融合与专创融合。授课过程中,课程思政“N+1”浸润范式创新成果富有成效,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要求。

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特等奖
从“美术学师范生”走向“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美术与教育工作者”
——《民族与民俗题材国画专题创作》课程思政的构建与实践
美术学院 李先帆
作者简介
李先帆,博士,讲师,美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美术学系副主任,国家画院-广州画院青苗画家。长期从事中国民族美术、中国画理论与创作的研究及实践。主持、参与多项省级课程思政与艺术研究项目;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各级展览并获奖,被多家机构收藏;学术论文多次发表并获得省级奖项;教育部与教育厅举办的全国及全省艺术类师范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案例分享
《民族与民俗题材国画创作》是美术学(师范)专业大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100学时。本课旨在通过观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结合考察的体验,融合所学技法,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创作探索。授课对象主要为美术学(师范)专业定向生,将来会走向广东的粤东西北地区,为地区的基础教育与普惠美育服务。本课程让同学们以跨学科、跨地域文化的心态介入到创作实践中,熟悉岭南地情,增进民族情感。通过“一个中心、两根主轴、多元融合、双平台构建”的顶层设计与“三课程核心、四融入热点”的内容深度融合式课程思政,使同学们在课程中充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民族团结的自觉,养成为人民而艺术的习惯。

4.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等奖
《专题设计—玩具设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美术学院 殷科
作者简介
殷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省社科、科技厅科研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3项,发表论文9篇,主编教材1本,设计作品获得专利11项,指导学生获IF设计奖、“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铜奖、广东省工业设计大赛一、二等奖等20余项。
案例分享
《专题设计—玩具设计》是产品设计专业必修课程,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主题,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数字化手段设计兼具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的玩具作品。思政内容通过项目式教学法贯穿“浸润—传承—实践”路径,融入经典故事、历史人物、符号图案等元素,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设计中感悟红色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注重成果转化,通过参赛、专利申请等实践强化能力培养。以“四维一体”考核体系评估知识、技能与素养目标。课程有效实现了专业技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深化产教结合以提升设计质量与法律意识。

5.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等奖
匠心创艺,思政铸魂
——创意思维思政课
美术学院 鄢莉
作者简介
鄢莉,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智能产品设计和服务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主持国家民委、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科技厅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SCI、SCI索引12篇;在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中获奖20余项;获得60余项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广州腾龙健康实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有着深入合作,提供100余套方案,近40套被采用。
案例分享
本案例课程40学时,2学分、适用产品设计专业。“匠心+创艺”“思政+铸魂”是创意思维课程思政设计理念。特色有:“基础知识-方法-创意-实践”的非线性融糅与互通;“匠心+创艺”“思政+铸魂”融糅的探索与互证;“实地考察+协作+互助”建构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与设计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学生方案被客家文化代表企业选中,并申请了外观专利;客家文化代表企业不仅采纳了具体方案,还与我校签订了协议,共建产学研基地。

6.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等奖
《环境设计导论》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美术学院 陈怡
作者简介
陈怡,博士、讲师、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设计方法及其理论、建筑设计教育。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2021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建筑设计一等奖,主持校级混合式课程1项,主讲《环境设计导论》《建筑制图》《人机工程学》《空间形态设计》等课程。
案例分享
《环境设计导论》是环境设计专业基础必修课,共42学时,2学分。课程以“做中学”的设计工作坊为主轴,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守正创新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各阶段教学中,形成理论讲授、技能培训、思政浸润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具体而言,课程以环境设计本体问题为线索,挖掘学科历史与设计案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形成明确的思政脉络;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建设实践先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翻转课堂;以增强课程集群效应为导向,与同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整合资源,形成优势积累的协同育人。学生经过多轮实践与反思,初步建立了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的设计观念,具备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设计创新思维。课程作业在省部级竞赛中多次斩获佳绩,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获得显著提升。

本文转自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