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浅析包装产品的情境效应

2017年06月21日 15:37 来源:

浅析包装产品的情境效应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510665

冯 创 贵

一、生产商的目标情境

生产商(包装业主),是产品生产的投资者和经营决策者,因沿袭于市场的既定习惯,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业主要对产品的目标市场进行定位,然后委托设计师进行设计或制作,再通过各级批发商投放市场,最后流向消费者。这是目前商业产品的基本流程,对此笔者并无异议,但问题的症结也就从这里盟芽了:在生产商的眼里,一件产品的成功问世,在此之前要经过大量而又长久的咨询、考察、评估、论证和筹备,终于熬到了产品的问世,这时的心情也真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可以说比之做母亲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对自己的产品就如同俗话的“孩子总是自己的好”,其钟爱和期望的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于是生产商拿了自己的产品,找到设计公司交待设计师,从包装的材料应用,装璜色彩和文字组织等交待得清清楚楚。个别业主甚至还觉得不放心,于是从市场上找来一件自己的“偶像”产品让设计师做“参考”,于是,设计师一边揣摩着业主的意图,一边按照自己的思维审美习惯开始“设计”,几经修改,几番磨合,几个通宵,一件经济、美观、实用的包装设计作品终于证生了!这时,业主感到满意,作者也颇为欣然,但问题也跟着多了一个。

二、设计师的视觉情境

当我们从货贺上随意抽出一个包装产品,单独地看,每一件产品都很美,都有它的优点,但问题也就恰恰出在“单独”二字上,也是由于生产商和设计师“单独”的一厢情愿,使所有市面上的包装产品“单”而不“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说“单”,是指包装产品结构形式的“单一”,我们说“独”,是指包装产品结构形式的个性,而市场上包装产品“单”而不“独”的原因,一是设计师的职能定位问题。当代的设计,绝大多数从业于各类设计公司,属于服务行业,行业的宗旨是“顾客是上帝”,对设计师而言,这个“上帝”便是生产商,在很大程度上,生产商的审美趣味在左右和限制着设计师的独立发挥,而这恰恰是与艺术设计个性化的要求相悖的。二是设计师的视觉思维问题。当代的设计师,都是各大专院校的“科班”出身,而在各大专院校执教的教师,如果上溯两代人,全国的设计师几乎师出同门。这样的“近亲繁殖”,加之各院校的办学管理模式与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也直接导致了设计师的视觉思维模式的雷同,很难出现个性鲜明的作品。三是设计师的表现手段问题。当代活跃于市场的大多是三十岁以下的设计师,这一代人的“武装”从外到里几乎都是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他们已经习惯于从电脑的资料库里调取图片、色彩和字体,设计师很少或没有动手制作,加之设计师的直接责任人是顾客而不是社会,同时也限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因而流向市场的总体来说还是“快餐”式的包装产品,当千百件包装产品放在一起的时候,便像是俗话所说的“千人一面”,所有的包装作品变成了一件!按说,上述问题的存在就很难解决,但是还没有完,还有营销者在帮“倒忙“呢!

三、营销商的空间情境

随着商业的繁荣和发展,商品的营销随着在改变以往柜台式的销售方式,为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商场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现代化的货仓超市也就应运而生了。犹其是在一些人口密度较大地域的商城,真可谓一寸空间一寸金。于是各营销者总想在有限的空间面积内尽量多摆放商业产品。在广州的某一大型超市,有3个陈列副食品的货架,该货架的规格,高约210cm,长约500cm,层架约25-30cm不等,3个货架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类副食品210多种,平均每个货架陈列包装产品70多个种类,数百多盒,于是,当消费者想要从中选购自己所需要的食品,就必需面临以下的困窘:

(1)视觉的。在这两百多个产品种的副食品中,其包装的颜色虽极为丰富,但每个包装的主调基本上是由红(大红、朱红、桔红)、黄(中黄、桔黄)、蓝(湖蓝、普蓝)、绿(草绿、嫩绿、橄榄绿)及紫、褐、灰、黑等色系所构成,由于包装产品的颜色、体积、造型非常接近,且陈列得十分密集,整个货架就如同一个个大调色盘,单个看每件产品的色彩都艳丽丰富,摆在一起就都互相中和抵消了,因而,消费者若要购买其中的某一产品,首选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区分包装产品的品牌,以每个品牌1秒钟计,两百多个品牌就得花近4分钟的时间;如果这时消费者看中了其中的某一品牌,但还必须了解该产品的性质,同时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这时,消费者还必须仔细阅读包装产品上的文字说明——

(2)心理的。由于食品包装现多采用真空无菌的软件复合材料,阅读时多数不在一个平面上,加上字体小、照明弱、空间挤、噪音大等诸多因素,使消费者在参阅时更加费力。而生产商为了让消费者尽量多的了解本企业的产品,总是竭尽所能的在包装产品上做最大限度的宣传,仅以某品牌的鲜奶包装产品为例,这是一个10.5×6×4cm,容量250ml的长方形真空软体无菌包装,仅在其中一块4×8cm的包装面积内,就登载了含产产品广告语、产品内容性质、厂址厂商介绍等近200个文字,以每个包装产品阅读时间花1分钟计,一列货架的品种就需要阅读时间一个多小时。事实上,没有一个消费者会花这么多的时间去认真比较每一种产品,这时,除了上述的视觉疲劳,同时心理上也会产生疲惫,其直接的反映便是对商品信息过度刺激表现出迟钝、漠视或排斥。由于难于比较,导致难于选择。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随意拿一件,甚至一件都不要。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在告诉生产商和设计师,他们的许多良苦用心都在这么一个情境空间被湮没和弃置了。

(3)体能的。现代意义上的购物,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对吃、穿、住、行等生活必须品的购置,更多的是象征着一种休闲品味的生活,购物的过程,也是放松心情,享受视、听、触、嗅、味等感观享受的过程。而逛商城的人,不仅只有健康的成年人,还有不少的老、弱、病、残、幼,而现代的商城,多则七、八层楼数万平方米,上下逛一圈,走马观花也要几小时,且绝大多数营销商还没有为消费者在商场内提供休憩设施,消费者有多少体能经得起如此繁多的商品信息的狂轰滥炸呢?体能的消耗不仅导致消费者的身心疲劳,同时也在阻滞着商品信息的传播,降低营业额,因而客观上直接的受害者是消费者,而同时受害的也有商家自己。如果包装产品这根消费链不是单向的各自为阵,而是首尾相连成一个圆圈,那情形会怎么样呢?

结语

如果我们改变一下商业包装的情境结构,将生产商、设计师、营销者这根各自为阵的单向链首尾相连成一个圆圈,中间放着消费者,也就是说,只要生产商在给包装产品定位时不要一厢情愿,尽量尊重设计师和营销者的意见,包装设计师能走进市场而不要闭门造车,以营销环境为背景,突出产品的个性,商品的营销者能合理的展示各类产品,给消费者留点视觉休闲空间,以消除视觉上因色彩冲击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上述问题就可能得到根本的改观,即便还是上述的那些产品,也会因此产生完全不同的展示效果。因为,现代的包装产品,不仅仅是对产品内容物的保护,而是现代科技文化的物化形式,只有合理地设置包装产品的情境结构,让生产商、设计师、营销者有机结合,变单纯追求商业利润为主要服务消费者,包装这一物化形式才能从本质上承载人类的物质文明。

上一篇: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历年科研成果统计5.9 下一篇:建立先进、适用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